今年中国红十字会已经成立整整110周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也经历了十载春秋。随着自治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的不断扩大,志愿者捐献资料入库后由于其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的变更等原因出现了入库资料流失的问题。
为更多的捐献者“回家”,完成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心愿,也让更多病患重返健康快乐的生活,同时进一步推动自治区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深入开展,4月8日上午,由自治区红十字会主办的“大爱相‘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回家”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西区举行。自治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菊茹、副会长桂忠,我校党委副书记郑俊宝、副校长任强出席。
自治区红十字会副会长桂忠以“纪念自治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库成立10周年”为题作了讲话。他表达了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敬意和对这一造福全人类的工程能够永远传承的期盼。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郭静峰在发言中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捐献行动中来。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队长魏刚也向入库志愿者呼吁,希望那些由于多种原因与资料库暂时失去联系的志愿捐献者尽快与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早日“回家”。活动现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还发布了“大爱相‘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回家”路线图。
大爱即是大德。启动仪式结束后,现场部分师生随即进行了无偿献血,积极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中来,共同点亮爱心。
据悉,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在自治区12个盟市红十字会同时启动。
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团委、自治区血液中心、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我校师生代表和呼和浩特市志愿者联合会部分志愿者参加启动仪式。
《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